齐心合力推改革 众志成城抓生产
作者:蒙有周 发布日期:2014-12-06
齐心合力推改革 众志成城抓生产
——志达钢管生产中心工务部“三旧”改造工程期间团结一致迁设备保生产
企业的点滴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它所属团队的辛勤奉献。这些团队像一个个“齿轮”一样的相互联系协作,带动了企业整体这部“机器”的运转。“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也许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要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层含义却并不容易。就让我们走进志达钢管公司生产中心工务部,深入了解这个团队里面电钳工各个岗位工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三旧”改造期间的搬迁和生产任务指标的实况,感受一番这个“齿轮”以企业主人翁精神所创下的高效运营业绩。
临危受命 迎难而上
今年年初,集团公司蕴酿已久的“三旧”改造项目全面启动,这意味着要把原来的志达钢管公司龙峰工业园的旧厂房实施拆迁改造,厂房里面所有的生产设备、物资都需要搬迁或转移安装。这是一个工作量相当大的工程。
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要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志达钢管公司组建了由工程师李立忠为主管的工务部,成员由原电钳工所有人员组成,负责生产车间的搬迁工作和正常生产保障协调事务。工务部一成立,工作随即展开。
根据公司安排,首先搬迁的是分条车间。分条车间有大小分条机3台,吊机8台及抛光机1套,还有很多闲置设备。电钳工在主管的安排指导下,工作分工明确,对生产设备该搬迁的搬迁,该报废的报废。无论高空作业还是地面转运,工作都照章有序进行。
与此同时,其他车间十多条焊管生产线还需负责维修和改造。这其中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但是,在公司领导和部门主管运筹帷幄、统筹安排、沟通协商,以及电工班长陈伟平技师、钳工班长彭在洪技师以及其他电钳工的合作互助下,工务部的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分条车间的搬迁和生产车间的维修改造工作得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使公司的生产计划、“三旧”工程建设计划得以按计划如常开展。
三大机组 边搬边产
根据公司安排,6月份开始要在九江分厂安装一台140#焊管生产线。140机组是志达钢管公司目前最大型的生产线,机组大,环节多,而且飞锯和落管、收集等系列项目还需自行改造安装,所以施工难度相当大。再加上搬运路途远、配件外加工时间难把控等原因,都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在李立忠主管的协调安排下,在姚湘辉总工程师现场指导下,工务部电钳工们协同作战,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时完成了公司安排的任务,使140机组得以如期顺利投产。
140机组投入生产后,紧接着1#60机组的搬迁和安装工作又密锣紧鼓的展开了。10月5日,1#60机组启动从龙峰厂搬迁至九江分厂工作。工务部所有成员在部门领导的统一安排下,根据各自分工的不同,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因为生产任务紧迫,大家中午不休息,晚上全部加班,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自搬迁之日起,包括机组的安装调试,最后仅用了10天时间就顺利完工,高效率的作业赢得了公司上下一致好评。
10月17日晚,因为要连接安装机组的总电源电路,白天停电,钳工负责搬迁转移外循环总水泵房的工作,电工则负责电路的全面整改主,因为所需工作量远超预计,到正常下班时间还有相当多线路未完全连接好。如果大家下班回家,那就意味着整个九江厂无法恢复供电,这就会严重影响其他生产机组的正常生产任务。看到这种情况,主管当机立断,号召全员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定要把电路全面接通,同时把钳工也全部调来一起协作,大家毫无怨言地一直忙碌到晚上十一点才完工。这期间涌现出不少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像彭在洪、湛峥嵘、陈伟平等人,有的多次磕碰轻伤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一天。正是因为有这些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的榜样力量,志达钢管公司才能在忙碌的“三旧”改造搬迁中依旧保持生产业绩节节攀升的骄人成绩!
在完成1#60机组的搬迁安装工程后,2#60机组的搬迁工作又接踵而来。因有了1#60机的搬迁及安装经验,所以大家驾轻就熟,很快顺利地完成任务了搬机装机工作,1#60机组重新投入生产。
截至11月20日,志达钢管公司生产中心工务部已按公司计划,顺利完成了全年的设备搬迁和安装改造项目,实现了搬迁和生产两不误的目标。期间工务部全体成员集思广益、精诚合作、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拼搏奋斗,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展现出了志达人敬业奉献的优良工作作风、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成为了比所获得成绩更宝贵的集体精神财富。
(志达钢管生产中心工务部 蒙有周)
上一篇: 志达纺织发布2015年沙发布新品
下一篇: 年终盘仓磨砺团队 企业管理走向卓越